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印发《西安财经大学2022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人:周洁     作者:中共西安财经大学委员会   资料来源:西财大官网    时间:2022-03-25   浏览次数:

西财大党发〔2022〕7号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

《西安财经大学2022年党政工作要点》经2022311日党委会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扎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中共西安财经大学委员会      西安财经大学

                       2022324


西安财经大学2022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2年学校党政工作主题是: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锚定申博目标,开好学校更名大学后第一次党代会,办好建校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做好机构设置调整与新一轮干部聘任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

1.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开展干部作风、师德师风建设年系列活动,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促进会,研究解决党建工作实际问题。全面深化党建“双创”,完成3个标杆院系、15个样板支部的检查验收。督促指导第二批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细则,把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教育改革、服务事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服务党员师生上来。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一批校、院(处室)“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以务实态度推动干部作风建设。

2.持续加强政治理论武装。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委会议“第一议题”,教育引导师生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周三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以及中省有关精神,推进育人与育才、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党建与改革发展的深度融合。

3.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制定“两个责任”清单,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突出政治监督,聚焦“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围绕党对高校全面领导,聚焦意识形态领域,推动巡视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强化日常监督,聚焦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违反干部作风、师德师风的人和事查处力度,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树立新风。严肃执纪问责,聚焦重点领域廉政风险持续深化反腐败工作,加强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注重发挥正面典型示范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4.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以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新一轮干部聘任为契机,做好干部聘期考核与聘任工作,拓展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渠道,做好后备干部储备管理。做好干部交流轮岗、挂职选派工作。修订完善“三项机制”实施办法,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推进干部分层分类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能。

5.深入开展思政宣传工作。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西安财经大学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台账》。常态化开展思政教育“大练兵”,成立校级课程思政专家指导委员会,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全面开展。巩固拓展“社会调查+思政教育”等思政教育特色活动。重点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积极申报陕西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管理水平。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省委意识形态专项巡视整改,建立台账,逐项落实。健全意识形态制度体系,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控。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常态化建设。强化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做好新媒体平台管理与统筹,产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讲好新时代“西财大故事”。

6.做好统战、工会、离退休工作。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奋斗力量。发挥留联会知联会平台作用,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统战理论研究与宣传,扩大统战工作影响。落实统战工作制度,支持党派团体建言资政服务社会。召开专题教代会和“一届四次双代会”。创新工会工作,启动智慧工会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老年大学建设,深入开展关工委和老龄委工作,做好为离退休职工精细化服务工作。

7.召开学校更名后第一次党代会。根据上级党组织批复精神,精心组织学校更名大学后第一次党代会,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总结本届党委(纪委)工作,草拟学校党委、纪委工作报告,拟定《换届改选日程安排》及《选举办法》。严明换届纪律、严肃会风会纪,选好新一届党委(纪委)班子。

8.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根据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将巡视整改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与年终考核,及时跟进督促检查整改情况,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持续巩固提升整改成效,坚决杜绝问题变种和整改反弹,举全校之力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9.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充分发挥秦岭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作用,与地市对接开展乡村振兴相关问题研究。积极发挥驻村干部桥梁纽带作用,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帮扶村特色产业优先发展,助力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规模,完成150万《农产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任务,参与乡村振兴调研与实践工作,以社会服务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继续深化与省乡村振兴局合作,力争成为全省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夯实我校第三方评估单位任务,持续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估工作,巩固“社会调查+思政教育”教育效果。

10.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加强社区管理与校园出租户管理,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出台出租户管理办法,落实相关责任。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健全指挥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完善各项方案预案,着重完善核酸检测、信息排查、隔离区建设、封控管控期间校园(社区)后勤保障、隔离转运、校园流调、线上教学等工作方案,确保面对更严峻形势下,应对及时、防控有力、管控精准、保障到位。

11.坚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强校园安全防范设备建设及技术更新,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做好值班备勤、信息报送工作。开展校园矛盾纠纷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排除安全隐患,落实整治整改。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行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制订“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做好迎接新一轮省级“平安校园”复查验收工作。

二、加强一流本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做好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文科专业发展态势,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设促进新文科建设的理工科专业。新增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4门省级“一流课程”,设立校级“一流课程”专项。加快推进专业认证工作进程,组织开展新文科相关专业认证调查研究,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认证有新进展和新突破。

13.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设立新文科教改项目专项。完成智慧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一期建设,并依托中心进一步深化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改革。广泛调研论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调整优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做好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

14.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加强教材建设组织领导,强化“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培训,推进教材工作机制建设,完善教材建设规划。加大教材建设投入力度,组织和鼓励教师编写适应我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教材。

15.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成实验楼3个机房的升级改造和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建设,加快老校区多媒体教室及老旧实验室设备升级改造,推动各学院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工作。

16.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机构及制度建设。推出一批创新创业课程,引进35家优质企业,力争新增3-4家学生创业公司挂牌运营,新增4-5个大学生创业团队。组织创业园企业专场招聘会,协助组织做好实践活动月学生实习工作,完成教育基金240万元以上。

三、加快推进学科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17.推进博士授权单位建设。下达2022年博士授权单位建设年度任务清单,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等学科,要按照重要指标在“十四五”期间整体达到学科基本申报条件的要求,扎实推进,逐项落实,确保完成本年度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并纳入学校目标任务考核。

18.加快学科建设进程。增强一流学科建设责任感紧迫感,继续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后续工作。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与评估,强化现有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与周期性合格评估,围绕学位授权点建设内容,做好7个新增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加快推进计算机管理与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外语等三个学科的学位授权点培育与申报工作。做好MBA、新闻传播、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四个授权点专项评估准备。持续做好《学科简报》,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与督查工作。

19.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做好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大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师生学术视野,组织召开第二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推进过程管理,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全面推进研究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的使用,完善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平台的使用效能。不断提高导师能力水平,继续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硕士学位质量管理与评价,完善质量监督制度体系。建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制度,做好质量报告的上报与发布。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建立招生数据库,提高研究生招生工作效率。

四、推进科研体系建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20.推动科研成果产出。做好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申报,努力提升横向科研项目质量,增加政府委托项目。力争国家级项目立项13项,整体科研经费不低于2500万元,力争到账总额增长10-15%。力争纵横向科研项目批准立项数量比不低于1:2。引导横向科研项目委托单位结构持续优化,其中来自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占比稳步提升。单项到账经费过50万元的横向科研项目立项数增长10%。鼓励高质量科研创新,力争核心及以上论文数量稳中有增,权威论文增幅明显,学术著作增长20%,其中校内资助学术著作16部左右。组织评选学校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积极培育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

21.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切实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校政、校企合作,力争科研成果获得厅级及以上领导批示和中省《成果要报》等刊用量增长10%,科研成果被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采纳数量有实质性增长。成立西安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22.扩大“两刊”学术影响。加大开放办刊力度,严格审稿程序,严把质量关,提升“两刊”质量。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数字经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增专题栏目建设。持续提高刊文转引量和转载率。

23.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丝路经济发展研究,持续做好“丝路经济国际论坛”“立诚双周学术论坛”等学术报告及研讨会,发布高质量研究成果,做好对接国家统计局和“咨政要报”上报工作。积极融入“秦创原”建设,发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研究中心”作用,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产出标志性成果。加快“秦商研究中心”、秦商历史文化馆、秦商特色图书馆建设,持续开展“秦商大讲堂”系列讲座,全面加速学校新秦商培养基地建设。

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2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陕西省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完善师德考评办法和机制,落实落细评价要素,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考核结果运用,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和失德违纪惩处,建立预警机制。抓好师德培训,深入开展师德规范学习,以规立德。加强典型宣传,建设尊师重教的师德氛围;开展师德警示教育,建立预警机制。加大师德师风查处力度,严惩师德违纪,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学校各类课题中设立师德师风专项,凝练师德建设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

25.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大高水平博士引进力度,全年引培博士50名以上,师资博士化率达35%。持续推进“雁塔学者”“青年英才”“中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加强人才后备梯队建设。积极推动引培博士生导师,力争博士点申报学科有新增博士生导师。修订完善二三级教授管理办法。开展新文科大数据统计专项培训,组建校本培训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6.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做好新一轮聘期机构调整与设置,完善岗位聘用办法和绩效分配实施方案。持续提高教职工待遇。完善人事代理人员管理使用办法,修订《人事代理工作实施办法》《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稳步推进学校劳务派遣人员的使用管理。

六、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7.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推行学生综合评价办法,以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管理。持续开展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增强资助工作精准度和育人内涵。加强“医校合作”“家校合作”,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优化心理咨询师队伍,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制定实施辅导员职务职级并行机制,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按照1:200比例配齐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素质能力提升精准赋能平台建设。

28.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实施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积极开拓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创新就业创业服务方式,加强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推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提升计划,实现就业率不低于87%。

29.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五育”并举,科学运用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抓好典型选树和正面宣传。持续加强学生课堂管理,重点抓好上课出勤率、晚自习出勤率两项指标,实施辅导员随堂听课制度,引导学生刻苦钻研,提高学业水平。推进家校互通和定期家访试点工作,建立学生上课、请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数据库,加强学业预警管理。力争考研率不低于7%。

30.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深化共青团、学生社团改革,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做好建团10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拓展素质教育,促进成长成才。由教务处牵头,依托文学院、团委等部门成立学校美育教育中心,开设美育课程,组建美育社团,提升美育教育质量。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志愿者服务。深化“一院一品”活动内涵,丰富校园文化。

七、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提升开放办学能力水平

31.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及会计学等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争取新增1个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项目。持续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新招录金融学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不少于120人。拓展留学生教育,争取招收留学生5-10人。稳妥推进师生交流访学(含线上),争取本科生出国(境)访学30人,研究生出国(境)访学20人。举办国际会议2场,搭建海外科研教学平台或交流中心1个。

32.深入推进社会合作。善校地、校企、校际合作长效机制,持续完善校友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完成校友馆改造布展工作。加强校友联系,积极推进地方校友会和各学院校友会建设。加强校友基金会管理,争取更多校友资金支持,力争基金持续增长。

33.扩大继续教育规模。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继续教育工作第十四次会议。稳妥发展学历教育,力争增加省内外布点2个。加强培训合作,建好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等培训基地。扩大函授教育人数,拓展培训领域,力争收入突破1000万。

34.办好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精细规划组织,制定实施方案,着重突出学术,突出师生,突出校友,突出各学院校友活动,丰富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西安财经大学校史》(1952-2021年),完成校史馆设计布展与讲解人员培训、校庆画册、学校宣传片、校歌等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力求把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办成全校师生和校友共同体会使命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欢乐节日。

八、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保障能力建设

35.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深入贯彻中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加快推进人事制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资源配置与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步伐。全力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对各项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将规划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36.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促改革的能力。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完善校领导联系分管工作制度,增强班子干事创业能力。增强目标管理意识,修订完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制定下发《2022年度单位目标任务书》,不断提高年度考核科学性和实效性。积极培育追求卓越、实干担当的西财大管理文化。

37.提升财务审计资产管理工作效能。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管理,强化成本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与资金支持,实现办学经费收入不低于2021年并有所增长。做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学校发展专项资金三年规划编报工作。推行“智慧财务报销系统”,提升财务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强化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审计力度,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规范资产管理,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规范招标及政府采购流程。

38.做好基建与维修改造工作。完成长安校区14号学生公寓建设,校庆前完成长安校区图书馆开放式改造、长安校区广场喷泉项目建设、翠华西校区校园维修改造等专项工程。加紧推动人才房建设,确保年内正式立项。启动长安校区第四教学楼项目立项工作。积极推进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立项。

39.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校园网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数据融合、信息共享、移动校园等建设进程,做好学校信息化项目论证评审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加强成本管理,增强服务意识,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推进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区综合管理。提高校医院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图书资料特色化建设,推进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及档案管理系统升级,加强档案资源的挖掘、研究和传播。

40.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力争长安校区人才用房正式立项。完成我校智慧学习中心一期建设。完成雁塔校区线路改造,实现校园空调安装全覆盖。创新创业园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完成图书馆改造,增加学生自习座位1500个。完善雁塔校区、翠华西校区礼堂功能,向学生开放。完成14号学生公寓建设,持续改善研究生住宿条件。在提高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体检标准基础上,建立我校在综合性三甲医院定点体检机制。适度提高在职人员津贴和离退人员生活补贴标准。在具备条件的校区、家属区安装充电桩。